精品推荐
联系我们
- 在线客服:
- 工作时间:8:30-24:00
电话、微信:
13853211052
网站首页 > 保罗甩棍 + > 正文
来自保罗工厂的“黑巧克力”特勤甩棍
发布时间:2015-12-29 17:36:24来源:http://www.paul-batons.com点击次数:
核心提示:来自保罗工厂的黑巧克力——品测保罗特勤再水一方非常抱歉,从明哥处入了特勤已经有段时间,因工作原因前些日子无法开展测评,可是心里搁置
-
来自保罗工厂的“黑巧克力”——品测保罗“特勤”再“水”一方
非常抱歉,从明哥处入了特勤已经有段时间,因工作原因前些日子无法开展测评,可是心里搁置的事情(测评)不能释怀,终于还是抛开尘世间所有的俗事(哦卖疙瘩,我不是仙),静下心前后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完成测试(写帖子太费时间了4个多小时啊!重复上传图片,多次无法打开,泪奔~)。目前,初步将这个测评分为五个部分:摆拍、外观细节、尺寸参数、测试、总结,好吧!进入正题。摆拍献上我的挚爱集体照,它们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便携性、高效性、功能性”,它们就是我心中的经典。
外观细节
或许大家会觉得很突兀,不错,这是早几个月前看到特勤谍照的第一感受,大号的“螺丝”,特别是底部的尾盖——六角。
像吗?好基友!
找重心
这是展开图和我的FENIX手电做的对比,同时采用“点对点”(两者的支撑理论上应该是两圆柱体圆弧面上的点,个人认为这样的接触面越小)方式进行重心位测试,刚好在靠近手柄节处的中间节。
ETT静电涂层——黑巧克力的由来
这张拍得比较近了,可以看到涂层表面放大看有点头层牛皮的颗粒感,只是更为细腻和爽滑。这是增加摩擦力又不失握持手感的法宝啊!称之为“黑巧克力”并不只是它的外观,当你细细去闻这层涂层的味道时,所谓的“黑巧克力”淡淡的幽香就出来了。不过,涂层不如保罗黑水镀层的抗刮度还是明显的。
内壁
拆开尾盖,看棍体,赤果果的躺在面前,管中窥豹?不,我只是在窥视管壁,光、洁、滑
棍体尾部端口
细节部分进行了放大,很多棍友也提到,倒角都有处理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标准化的做工。
关于涂层的新发现
拆解棍体,找了个角度拍摄手柄节内侧涂层,还是存在的,或许由于该涂层的厚度及弹性,增强了手柄节与中间节的锁定与密封(所谓密封,在我看来是棍体在甩出状态过程中,棍体管与管中间的空气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类似于注射器抽气过程;最终,若锁定状态连接部位的间隙不存在也就是完美密封,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容易解锁了,好比在那支抽满气的注射器口子上加了个密封盖,你再用力也无法解锁,当然现实中不存在,这只是我的极端臆测)。
锁定面
这是需要磨合的,由于设备焦距的限制(前后调了很长时间,拍了7张图片,最终选了这张,可能还不是非常的明显,打击节与中间节连接部分还是有零星的间隙,在图中黑色环形圈的左侧),没关系这需要时间与实战。
确实,用力甩出棍体确实能减少这样的间隙,这图是我尽力甩好后的状态,间隙少了,问题也来了,解锁太难,费了好大劲拿木块砸,所以新人还是要看看关于如何磨合的明哥在坛里有介绍。
尺寸参数由于计量器具与官方测试器具的可能存在计量精度的误差及单手测试手法不一定标准(测试仅由个人完成)有一定差别,所以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手柄
中间节
打击节
壁厚
关于壁厚
过去一直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棍体的壁厚是越厚越好,其实从测试来看,打击节2mm左右的壁厚让我很担心这样的强度(其实,实测部分完全证明日常使用强度不存在任何问题),仔细再观察打击节我有了新的发现,打击节尾部用于钢卡锁定部分壁厚是2mm,往里看目测壁厚还有1mm的增加也就是台阶型,请看上图,大约3公分的深度处管壁是明显加厚的
棍头(浑圆、饱满、石洗不易现磕痕)
螺距测试
阻力甩棍结构相对简单,整个棍子采用到螺纹的地方仅有两处,上下松紧顺畅、无碍。值得提醒的是,上尾盖的时候别把打击节卡在卡簧上,容易偏向,或许是由于棍体松弛状态下未能与卡簧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原因。
重量(垫了白纸,但已经去皮)
测试特勤甩棍
这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环节之一,测试真的很考验人也很锻炼人,除了脑力还最需要体力。其实我喜欢棍子并不是它能砸多少砖,劈断多少根木头,或是碎几根骨头,我喜欢把玩,是因为欣赏它的设计美感与严谨的机械结构以及关键时刻的防身,轻抚、擦拭、收藏,可以放身边随时摸一把就能满足我日常的癖好。不过,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还是忍痛测吧!
主要通过“劈”和“捅”两个动作来测试其锁定、解锁、打击力度及垂直度。
劈
常用的动作就是劈打,在机修间找了个一根很有历史的枕木(很硬),暴击52下,其间解锁过三次,中间节和手柄节2次,中间节和击打节1次,感觉特勤虽然轻短但是出棍的力道很干脆;击打面经过擦拭毫发无伤(请原谅我爱惜自己的棍子选择木头而不是钢管),经擦拭更是油光发亮;本来想在侧前做个垂直度测试和直角尺放在同一平面做对比,也故意找了贴有墙砖的墙面,主要是为了拿砖缝多一个参照物,结果也是完美,经打击后无任何影响。
捅
解锁了,中间节和手柄节的锁定又松了
很少看到有做关于“捅”的测试,但是我认为近身格斗中难免会用到这个动作,所以还是选择这个动作的测试。
仍然是那块老枕木,从侧面进行测试,做了23次动作,平均捅5次可以解锁,主要还是手柄节和中间节,垂直度依旧没有问题,但是发现打击头的O圈很受伤,有点形变了可以理解,我捅了,它“痛”了。拆开棍体,发现锁定处“伤痕累累”
经过一番擦拭后发现,这伤没有我想象得严重,也足见特勤用料的厚道,不错,收棍!看样子还是需要再磨合,和它的热恋期都没过就“破处”了,特勤,我会对你负责的。
总结与感触
1、说到特勤总免不了许多棍友拿它与特工去做对比,个人认为是上一代便携产品“特工”的羽化(请允许我没使用“升级”这个词),无论从造型、结构,还是手感或涂层工艺,让我觉得轻型甩棍也能成为现代冷兵器中的“工艺品”,值得赏玩。
2、谈到测试总是联想到与“砖块”、“木头”、“水泥柱”等等的硬碰硬,其实在保罗早期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类似的保罗亲测,期间也不乏一些棍友的自测。棍子的材质是更多人关注的,事实也证明特勤经得起日常各种“虐”。(本来也想做个视频测试,由于没有高腿三脚架,又是一个人无法同时完成测试与拍摄,所以还是用图片代替,这是我此次测评的唯一缺憾,但测试还是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采用“1-2-1”的结构,因为材质差异性(钢-铝-钢),硬度差异产生的形变有效保证了与钢体结构的紧密锁定,我的图片中看到,新棍锁定后还是有锁定间隙,但是磨合后间隙就不见了。所有棍子都有磨合期,这个磨合最重要的是棍体锁定部位的磨合,(明哥有专门开贴介绍过建议新手看看)。
晃动性,在这次测评中也有简单尝试,我觉得这款特勤的收缩状态下的晃动程度几乎可以忽略,这个可能也要得益于机械结构的合理设计,此外,打击头能最大程度的缩至与手柄节顶部几乎水平,使得各棍节保持高度紧密型,不用担心携带时候会发出金属棍壁碰击的声音。
关于长度特勤的定位是通勤和轻盈,有得有失,相对其他中型甩棍该尺寸显得偏短,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长短兵器在行家手里各有发挥与玩法,练习、磨合还是很重要的。
配合特勤,这次新开发的棍套,采用横竖两用、魔术贴、锁扣等方式可以供玩家有多种创新式携带玩法,小巧的造型也适合做随身筒子的套子,可谓“物尽其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玩不转,只是电脑绣花的连接线头看起来有待改进。
3、在后期,保罗的作品除了对硬件本身的追求,更倾向于对保罗自身品牌深化、延展的关注,将产品的品质、细节做到极致,我们可以看到产品从设计、雏形、反复验证直至诞生背后的故事,我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产品都该要有它自己的故事。
4、题外话。保罗战术的产品除了甩棍还有更多新的衍生物,可能因为甩棍而聚集在群里朋友占了大多数,又因为对论坛的第一款机械棍有太多的期盼,保罗又忙于战术服装的制作,对于它的迟迟不来,坛里有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也还有前段时间因为积分换棍事件的焦躁。我想我们是否该冷静想想“我们因为什么而聚?”、“谁为我们搭建这样的平台?”、“谁在为我们的共同爱好而创造新产品?”,请大家多些感激与宽容,本不该在测评谈到这些,我是个“WATER” MAN,请允许我借机水一下。
最后以收棍状态结束测评,一起出镜的还有我的FENIX,它也是一个好“同志”。